瑪莎曾經強調她自己最喜歡1950年代的經典懷舊風格,這個時代,圖像式的元素豐富,流行文化交相衝擊,現代主義開始發酵,設計師們則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嘗試新的素材與工法。
這個時代可以強調它的懷舊復古,也可以彰顯現代主義的味道。看來本案是屬於後者。現代雕塑與藝術品在空間中恣意的展現特質,草坪上也是展示空間。
洛杉磯當地有許多類似的獨棟泳池宅第,格局十分相似,應該是美國經濟起飛時下的同批產物。同時,以極簡主義的泳池線條,回應房子的外觀設計。
1972年的雕塑作品,大方地陳列於前院。
透過白色的調色盤,來自巴黎的設計師用當時的家具來勾勒起起居室的光影。味道讓人想到李奧納多的電影場景,還記得他與湯姆漢克間追逐逃脫的精彩對弈。
這個角度相信會勾起許多人的依稀記憶。保存良好的當時家具,半世紀後的今天,收藏價值開始嶄露。
貝殼簾是否又引出了另一個世代的記憶?甚至連後來的國片都可以見到這樣的搭配方式。原來起居室與餐廳就這樣簡潔的被區隔開來。
戶外用餐區間與半開放式的吧檯,頗有美國建築師之父萊特的陳列意象。當然也須有加州好天氣這樣的地利條件。
1930年代立體主義的畫作,搭配來自西藏的羊毛地毯,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,在這個空間中有了交集。
討喜的元素,都是來自於50年代,令人好奇的是,怎麼那個時代的家具造型比較勇於挑戰傳統?
原屋主已經造就了一個現代主義的吧檯,讓現任屋主只需添購這幾張流線型的吧檯椅。
馬賽克拼貼的極簡主義浴室,與整個家的主題搭配得天衣無縫。
主臥更是將那個令人緬懷的時代元素,完整到另一個層次,這樣的創意似乎後來被實用主義給遮蔽了。
老美非常喜歡紙燈籠,製作成本低廉,散發出來的光暈卻美極了。
從五零年代時期的書桌椅方向看著主臥,讓人開始緬懷起那個世代的許多美好事物,也難怪瑪莎最喜歡這個時代及之間的種種。
- Jul 21 Wed 2010 18:51
瑪莎最喜歡的年代,1950年代現代風格宅第攬勝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